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5:26:14  浏览:905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政府分配秩序,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经商国
务院有关部门,现就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顿的范围。各地区、各部门以征收、提取、价外附加、税费附加等各种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筹集建立的具有专项用途且目前仍在执行的各种政府性基金(包括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均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国
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捐赠、赞助设立的基金,基金会募集建立的基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建立的专用基金,不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
二、清理整顿的组织。清理整顿工作采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全国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的工作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各地区的清理整顿工作由同级财政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直属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
三、清理整顿的方式及程序。清理整顿工作采取先清理登记后审核处理的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清理汇总的基础上对本行政区域内执行的所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登记并提出初审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本部门执行的所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清理登
记并提出初审意见。在清理登记和初审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填写《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样详见附件一)。在填写时,应分别
列明项目名称、批准机关及文号、征收对象和范围及标准、管理方式、1999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及年终滚存结余等情况(填表说明详见附件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将审核汇总的《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
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将审核汇总的《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连同政府性基金的批准文件、清理登记的情况和初审意见的说明,于2000年10月1日前报
财政部。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后,提出对现有政府性基金保留、取消和规范管理的意见,以及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形成政府性基金清理整顿总结报告,上报国务院审定。
四、清理整顿的监督检查。在清理整顿过程中,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直属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清理登记政府性基金的工作结束后,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到一些地区、部门检查清理整顿情
况。对不按规定如实清理整顿、隐瞒不报的政府性基金,一经发现,将其收入全部没收上缴中央财政。对需追究领导责任的,要移送监察机关处理。
五、清理整顿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清理登记,确保有关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一:

表1 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 工业部门 | | | | | | | | | | | |
|-|-------------|----|--|--|----|---|--|--|--|--|--|------|
|1 |电力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3 |碘盐基金 | | | | | | | | | | | |
|-|-------------|----|--|--|----|---|--|--|--|--|--|------|
|4 |供配电贴费 | | | | | | | | | | | |
|-|-------------|----|--|--|----|---|--|--|--|--|--|------|
|5 |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 | | | | | | | | | | |
|-|-------------|----|--|--|----|---|--|--|--|--|--|------|
|6 |冶金矿山开发费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续表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 交通通信部门 | | | | | | | | | | | |
|-|-------------|----|--|--|----|---|--|--|--|--|--|------|
|7 |铁路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8 |车辆购置附加费 | | | | | | | | | | | |
|-|-------------|----|--|--|----|---|--|--|--|--|--|------|
|9 |公路养路费 | | | | | | | | | | | |
|-|-------------|----|--|--|----|---|--|--|--|--|--|------|
|10|公路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11|港口建设费 | | | | | | | | | | | |
|-|-------------|----|--|--|----|---|--|--|--|--|--|------|
|12|以港养港资金 | | | | | | | | | | | |
|-|-------------|----|--|--|----|---|--|--|--|--|--|------|

|13|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 | | | | | | | | | | | |
|-|-------------|----|--|--|----|---|--|--|--|--|--|------|
|14|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15|邮电附加 | | | | | | | | | | | |
|-|-------------|----|--|--|----|---|--|--|--|--|--|------|
|16|市话初装基金 | | | | | | | | | | | |
|-|-------------|----|--|--|----|---|--|--|--|--|--|------|
|17|铁路建设附加费 | | | | | | | | | | | |
|-|-------------|----|--|--|----|---|--|--|--|--|--|------|
|18|公路客货运附加费 | | | | | | | | | | | |
|-|-------------|----|--|--|----|---|--|--|--|--|--|------|
|19|水运客货运附加费 | | | | | | | | | | | |
|-|-------------|----|--|--|----|---|--|--|--|--|--|------|
|20|船舶吨税 | | | | | | | | | | | |
|-|-------------|----|--|--|----|---|--|--|--|--|--|------|

|21|适航基金 | | | | | | | | | | | |
|-|-------------|----|--|--|----|---|--|--|--|--|--|------|
| | 商粮贸部门 | | | | | | | | | | | |
|-|-------------|----|--|--|----|---|--|--|--|--|--|------|
|22|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 | | | | | | | | | | |
|-|-------------|----|--|--|----|---|--|--|--|--|--|------|
|23|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24|中央对外贸易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 | 农业部门 | | | | | | | | | | | |
|-|-------------|----|--|--|----|---|--|--|--|--|--|------|
|25|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6|育林基金 | | | | | | | | | | | |
|-|-------------|----|--|--|----|---|--|--|--|--|--|------|
|27|水利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8|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值基金| | | | | | | | | | | |
|-|-------------|----|--|--|----|---|--|--|--|--|--|------|
|29|库区维护资金 | | | | | | | | | | | |
|-|-------------|----|--|--|----|---|--|--|--|--|--|------|
| | 城建部门 | | | | | | | | | | | |
|-|-------------|----|--|--|----|---|--|--|--|--|--|------|
|30|市政设施配套费 | | | | | | | | | | | |
|-|-------------|----|--|--|----|---|--|--|--|--|--|------|
| | 科学文化部门 | | | | | | | | | | | |
|-|-------------|----|--|--|----|---|--|--|--|--|--|------|
|31|文化事业建设费 | | | | | | | | | | | |
|-|-------------|----|--|--|----|---|--|--|--|--|--|------|
|32|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 | | | | | | | | | | |
|-|-------------|----|--|--|----|---|--|--|--|--|--|------|
|33|体育彩票公益金 | | | | | | | | | | | |
|-|-------------|----|--|--|----|---|--|--|--|--|--|------|

| | 教育部门 | | | | | | | | | | | |
|-|-------------|----|--|--|----|---|--|--|--|--|--|------|
|34|农村教育集资 | | | | | | | | | | | |
|-|-------------|----|--|--|----|---|--|--|--|--|--|------|
|35|城市教育附加费 | | | | | | | | | | | |
|-|-------------|----|--|--|----|---|--|--|--|--|--|------|
|36|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 | | | | | | | | | | |
|-|-------------|----|--|--|----|---|--|--|--|--|--|------|
|37|地方教育附加 | | | | | | | | | | | |
|-|-------------|----|--|--|----|---|--|--|--|--|--|------|
|38|地方教育基金 | | | | | | | | | | | |
|-|-------------|----|--|--|----|---|--|--|--|--|--|------|
| | 其他部门 | | | | | | | | | | | |
|-|-------------|----|--|--|----|---|--|--|--|--|--|------|
|39|农(牧)税附加 | | | | | | | | | | | |
|-|-------------|----|--|--|----|---|--|--|--|--|--|------|
|40|渔业建设附加 | | | | | | | | | | | |
|-|-------------|----|--|--|----|---|--|--|--|--|--|------|
|41|价格调节基金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42|粮食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43|副食品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44|城镇公用事业附加 | | | | | | | | | | | |
|-|-------------|----|--|--|----|---|--|--|--|--|--|------|
|45|旅游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46|复垦基金 | | | | | | | | | | | |
|-|-------------|----|--|--|----|---|--|--|--|--|--|------|
|47|社会福利基金 | | | | | | | | | | | |
|-|-------------|----|--|--|----|---|--|--|--|--|--|------|
|48|公共维修基金 | | | | | | | | | | | |
|-|-------------|----|--|--|----|---|--|--|--|--|--|------|

|49|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 | | | | | | | | | |
|-|-------------|----|--|--|----|---|--|--|--|--|--|------|
|50|出口商品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51|农村水电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52|农业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53|科技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54|棉花价格调节基金 | | | | | | | | | | | |
|-|-------------|----|--|--|----|---|--|--|--|--|--|------|
|55|残疾人福利基金 | | | | | | | | | | | |
|-|-------------|----|--|--|----|---|--|--|--|--|--|------|
|56|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表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1 |一、省级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二、地市级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三、县及县以下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初审意见|
|号 |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附件二:
填表说明
1.《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1)》,主要反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已列出具体项目)。本表按财务隶属关系和收入归属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总填报;《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2)》,主要反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汇总填报;《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3)》,主要反映除表1所列
项目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本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总填报。
2.“填列单位”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3.“项目名称”栏。除表1所列项目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将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项目,按审批级次填列在表2中;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将本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填列在表3中。
4.“使用部门”指有关政府性基金的资金具体使用部门。
5.“管理方式”指预算内管理、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或部门自行管理。
6.“1999年度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按部门和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归属填列。属于中央收入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填列,属于地方收入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填列。
7.“初审意见”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对所列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初审意见。主要对现行基金项目提出包括取消、保留、降低征收标准、缩小征收范围、调整征收年限等意见,并说明审核依据及理由。



2000年7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广东省人大


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广东省人大



第一条 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按本办法安排残疾人就业。
前款所称的用人单位,包括在本省登记的外地驻粤单位和企业,私营企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同胞和华侨投资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受各级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工商、税务、计划、统计等行政部门依照各自职能配合做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第四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对城镇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进行劳动能力评估、求职登记、就业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介绍,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形式的生产劳动,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第五条 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的残疾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证;
(二)具有本省城镇常住户口;
(三)达到法定的就业年龄;
(四)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不低于上一年度平均在岗职工人数的百分之一点五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其中,安排一名盲人或者一级肢体残疾人就业的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
对本单位职工的残疾直系亲属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安排招用。
第七条 用人单位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定级、晋升、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和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与残疾人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并根据其残疾程度安排适宜的工种和岗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
第八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百分之一点五比例的,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每年度按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按比例计算不足一人的部分,依照前款标准按实际比例数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九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取,使用和管理由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其中驻穗的中央、省属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取、使用和管理由省残疾人联合会负责;驻其他市的中央、省属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取、使用和管理委托所在市、县(区)残疾人联合会承
办。
第十条 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行年度审查制度。用人单位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将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在岗职工人数、残疾职工花名册,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分别报送同级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一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对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审查,对未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发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逾期不交的,按日加收千分之五
滞纳金。滞纳金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企业、城乡经济组织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管理费用中列支,滞纳金从税后利润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组织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滞纳金从其预算中列支。
第十二条 机关、团体、事业组织因经费困难,企业因政策性亏损等原因,需要缓缴、减缴或者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可在收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残疾人联合会和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应当于收到用人单位缓缴、减缴或者免缴申请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查,作出批复。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三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项用于下列开支:
(一)补助城镇残疾人就业前职业培训费用;
(二)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
(三)为农村残疾人提供生产劳动技能培训的费用;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经费开支和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必须按上述规定的用途使用,由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编列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审批。任何部门不得平调或挪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用人单位执行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和维护残疾职工劳动权益的有关情况纳入劳动年审范围,进行劳动监察,加强监督。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对少报在岗职工人数或者多报录用残疾职工人数的用人单位,应当责令其改正和补交应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滞纳金。
第十五条 对无正当理由逾期拒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残疾人联合会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以及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平调、挪用、贪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对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由残疾人联合会提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1995年1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同时废止。



2000年9月24日

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等


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清产核资办公室、财政厅(局)、外经贸委(厅)、国有资产管理局(室、处),国务院各部、委、局和直属机构,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公司):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进一步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1995年清产核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全部国有境外企业、机构也要在今年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任务。根据目前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工作需要,现将有关工作事项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根据工作需要,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有关司和财政部清产核资办公室联合组成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全国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各级外经贸部门要参与这项工作,各地方应组成有外经贸、清产核资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门工作小组,具体组织本
地区境外企业、机构的清产核资工作。
二、在国内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所属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的同时,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派驻世界各国的使(领)馆经商参(代)处(室)作为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的工作联络点,承担对驻在国和地区境外企业、机构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的任务。各驻外
使(领)馆经商参(代)处(室)要经常检查了解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向国内报告;境外企业、机构要与驻在国的使(领)馆经商参(代)处(室)建立日常工作联系,主动汇报工作,并接受监督检查。
三、各级财政部门、外经贸部门和清产核资办公室要对已核准登记的境外企业、机构名单进行核实,并与各部门上报数进行核对,对有出入的,要查明原因。对开办、设立境外企业、机构时未到外经贸部门办理核准登记手续的,也要进行清产核资,并要及时补办登记手续;否则,一经
查出按有关规定处理。外经贸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给予办理登记手续。
四、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抓重点的办法,把境外主要国家、地区和重点企业的情况弄清楚,以点带面,如在亚洲主要把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巴基斯坦、港澳地区,在美洲主要把美国、加拿大,在欧洲主要把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在大洋洲主要把澳大利亚的企
业情况弄清楚。
五、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国有企业、单位开办、设立的境外企业、机构要按时完成清查财产、清理损溢、核实权益、登记产权等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在10月20日以前完成报送报表和软盘。目前工作进展较慢和尚未按要求布置开展工作的地区和部门,要加快步伐,赶上全国的
工作进度。
六、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对境外企业、机构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认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违纪者,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防止走过场。
七、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的各项具体工作,按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和财政部清产核资办公室制定的《境外企业、机构清产核资工作有关规定》等有关文件进行。
八、对境外企业、机构在清产核资中清出的资产损失等问题的处理,凡属企业、机构在境外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中造成的,按驻在国的制度和规定处理,如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责任在国内主管部门和投资单位,则按国内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处理。



199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