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15:27:40  浏览:897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局):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223号)要求,为顺利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我部组织制定了《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相关培训工作,根据卫生服务需求,认真制订培训总体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培训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专款专用,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项目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和《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精神,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全科医生为重点,提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和全科医疗服务水平,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一、项目目标

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

(二)项目内容。项目实施期间中西部地区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拔11683名在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采取按需、分程的培训方式,进行为期1-2年的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选拔标准。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10〕211号)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培训内容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10〕210号)为依据执行。

为统筹安排培训工作,2010年在现有“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项目”及“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基础上开展转岗培训工作。对已参加过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全科医师骨干、全科医师)、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的培训对象,可根据其前期接受培训的情况以及对培训对象的考核情况适当缩减培训时间。

三、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形式。

1.卫生部负责制订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编制培训大纲、推荐教材以及项目总体实施的监督指导。

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具体实施,遴选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指导基地开展培训工作,统一安排考试考核。考核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颁发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

(二)资金安排。

1. 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补助标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按照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社区卫生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可结合2010年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项目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工作统筹安排,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足。

2.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按照上述标准给予补助,补助金额合计为872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解决。

3.项目实施中所需的管理、督导、考试考核、师资培训和证书发放等工作经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当地财政部门解决。

四、项目执行时间

(一)2010年11月底前,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2012年9月底前,完成2010年度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项目进度,按照专款专用、合理使用的原则组织实施本项目。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省(区、市)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项目结束后向卫生部提交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三)项目实施期间,卫生部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随机抽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中国增派护士赴阿拉伯也门工作的换文

中国 阿拉伯也门


关于中国增派护士赴阿拉伯也门工作的换文


(签订日期1981年10月31日 生效日期1981年11月25日)
             (一)我方去文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默罕默德·卡巴布阁下
尊敬的部长阁下:
  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确认,我们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应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再增派六十二名护士和二名炊事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荷台达医院工作。

 二、上述增派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事宜均按中、也两国政府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在萨那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工作的议定书》的规定办理。

 三、本换文作为一九八0年一月二十八日在萨那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护人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工作的补充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以上如蒙阁下复函确认,本函和阁下的复函即成为中、也两国政府间的一项协议。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特命全权大使
                          种 汉 九
                           (签字)
                       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二)对方来文

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也门大使阁下:
您好!
  仅指出:您的1981年10月31日的来文如下:
  1.贵国政府同意派遣62名护士、两名厨师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荷台达大医院工作。
  2.中国医疗队员在也工作的生活待遇按照1981年5月31日在萨那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议定书的规定办理。
  3.您的来文为80年11月28日两国政府在萨那签订的派遣医护人员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工作补充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我荣幸地代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政府确认,我们完全同意您的来文内容。并祝两国之间的友谊更加发展。
  请接受崇高敬意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卫生部长
                       默罕默德·艾哈默德·卡巴布
                           (盖章)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1989年10月11日天津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0月11日公布 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促进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受聘于这些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中央和外地驻津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为本市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
第四条 市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主管全市的继续教育工作。区、县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主管本区、县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各部门负责本系统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的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单位继续教育的计划和管理制度,并负责实施。
市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实施部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五条 凡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包括管理工作)的人员,都享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第六条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其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第七条 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近期工作需要,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实际状况确定。
第八条 继续教育由企业事业单位统一安排,一般以参加本单位、本系统组织的进修班和自学活动为主,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的需要和可能,也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
(一)参加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或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或者研究班;
(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边工作边学习;
(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出国进修、考察;
(五)参加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第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12日。每三年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的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脱产学习的,学习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
凡经过所在单位批准占用工作时间参加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自学考试等学习的,不适用前款关于学习时间的规定。
第十条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的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的部分,分别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私营企业的继续教育费用,参照国家和本市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关于职工教育经费开支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继续教育的师资一般应当由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其他人员担任。教师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大型企业设立的培训中心,是实施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可以面向社会招生,但必须具备必要的办学条件,并经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办学单位应当保证教育质量,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答复本人。
第十四条 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继续教育管理的规定,服从所在单位继续教育的安排,执行所在单位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完成接受继续教育的任务。
第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各部门,应当建立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的考核制度,并将其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的考核内容之一。
第十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定期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入其业务考绩档案,作为对其培养、使用的依据之一。
第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同在国内连续脱产接受继续教育半年以上和派出国外留学、进修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接受继续教育后的专业技术服务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应当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后为本单位服务的最低年限和违反合同所应承担的责任。
第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对认真执行本规定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工作中运用继续教育获得的知识、技能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第二十条 市和区、县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对违反本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经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的,建议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负责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受到处分的人员,对处分不服时,可以在接到处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
出处分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其上级机关申诉。在复议或者申诉期间,不停止处分的执行。
第二十一条 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单位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不予报销学费,扣发脱产学习期间工资;对情节特别严重的,也可以解聘其专业技术职务:
(一)不服从本单位继续教育工作安排的;
(二)未经单位批准,无正当理由擅自终止学习的;
(三)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修业不合格的。
专业技术人员对所在单位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本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1989年10月11日